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一场学生体育赛事的冷思考

时间:2014-07-04 15:31 点击:
摘 要:通过从广东中山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观察到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匮乏现象,剖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素质;改善;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

  摘 要:通过从广东中山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观察到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匮乏现象,剖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素质;改善;提高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9

  历经3天的2014年广东中山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落下帷幕,在激烈的竞争中,300多位小选手努力拼搏,表现可圈可点,令人赞赏,令人惊叹,但也看到了一些令人唏嘘的现状。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通过观看比赛实况,笔者注意到有些孩子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有的畏畏缩缩、无心恋战;有的有心无力、临阵退缩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注和思考。

  一、青少年健康素质匮乏的表现

  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拳打脚踢的攻防对抗的搏击项目,在实战中,双方必须灵活地做出移动、转身、跳跃、滑步等动作。由于双方要激烈对抗,所以对运动员的弹跳、柔韧、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情感、信心、意志力、韧性等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

  但是在本次比赛中,运动员们表现出来的健康素质匮乏的现象有:1.身体素质薄弱。如身体比较沉,跳不起来,或起跳时动作较缓慢,表现出弹跳力不足;在踢腿的时候,腿踢得不高,是柔韧性不够的表现;没有及时快速地攻击和防守,动作缓慢,这是灵敏性不足的表现;踢中对方时,力度不够,没有杀伤力,形成不了有效打击,说明缺乏腿部力量;有些队员上场打了不到一分钟就没力移动、起跳和踢腿,并且大汗淋漓脸色发白,表明缺乏耐力,等等。2.心理素质不强。很多队员在碰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或是看到对方是黑带选手时,就表现出害怕、退缩、不敢进攻的心理,甚至任由对方攻击不敢还手,提不起搏斗的士气,这种惧怕的心理素质对比赛大大不利,也表现出青少年缺乏应有的蓬勃朝气、进取精神和足够的自信。而有些选手在比赛中被对手踢痛了就泪流满面、丧失自信、临阵脱逃,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也有选手在对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没有果断出击,优柔寡断,让机会擦肩而过。

  试问,缺乏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我们的孩子又怎能面对将来漫长人生的一场场考验呢?这无疑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 剖析青少年健康素质缺失的原因

  深层剖析青少年健康素质缺失现象,横向对比国内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参与差异,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国外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就拿我国和日本来说,比较两国大、中、小学生的握力、立定跳远和50米跑成绩,我国学生均低于日本学生。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1]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1.行政管理部门责任意识过于谨慎,生怕出事。现在学校管理都是校长责任制,加上《校园安全事故处理办法》[2]的出台,学校所取得的成绩与校园安全事故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所以,为了安全过渡,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便只能减少很多课外体育活动。即使开展,也是小心翼翼,流于形式,放不开手脚。2.应试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从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压力是学生们主要的精神压力。有了繁重的应试,自然老师布置的课业也多,为了完成一份又一份的课业任务,试问学生们哪有时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呢?3.社会压力大,补习班数量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一贯的宗旨,所以许多孩子周末还要应付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放学时间和周末都穿梭在各个培训机构之间,失去了户外锻炼的时间。4.家长观念偏差,只看文化不看身体。只要孩子的文化好,少点锻炼也没所谓,这是家长们普遍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约束了学生们的锻炼。5.体育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体育教师教授体育方法陈旧,令学生觉得严肃、乏味、没兴趣,提不起参与锻炼的兴趣。6.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薄弱。在学校教育上,近些年来由于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组织和研究,从而造成学生心理素质低下或缺失。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